国外玩通灵游戏怎么玩
1、除了年会,每年可以让成年人合法“中二”、群魔乱舞的恐怕就只有万圣节了。最近大家热火朝天讨论的都是“你万圣节打算扮什么老实说,每年看各位亲朋好友的万圣节鬼风时装秀我都要笑到缺氧,导致暂时性忘记了这是西方文化里最“闹鬼”的一天。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歪果仁把万圣节搞成了百鬼夜行的大趴体,就因为他们不怕鬼了。他们甚至还制作了一档以“捉鬼”为卖点的综艺真人秀节目——《通灵之战》,每期请来各国有名的通灵师,把他们丢到一些发生过灵异事件的地方“捉鬼”。
2、节目里令人毛骨悚然的的“真实闹鬼事件”,选手们的花式道具——手杖、塔罗牌、水晶球、魔术;时不时出现的梦魇、墓地、死人、诅咒……都会让你忍不住默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平安。在这场堪称大型“捉鬼101”的选秀比赛中,能见识到各种“花式捉鬼”。有的选手掐指一算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也有选手用上了“电流照相机”高科技,当然也有人哼哼唧唧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作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坚持“建国之后不许成精”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不动摇,我当然不会轻易相信这些“见鬼”的事儿了。
3、不过,除了西方的万圣节,世界各地都有着自己的“鬼节”和捉鬼文化,比如墨西哥的成灵节、中国的中元节、日本的盂兰盆节等等,倒是让我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钟情于“鬼”啊。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无论古今中外,亦或是宗教、科学等不同理论体系,对“鬼”的定义居然神奇地一致,认为它就是人死后“灵魂”形式的存在。但如何解释“它们”,却是一道亘古未解、众说纷纭的难题。
4、拿远古先民来说,刚刚从树上爬下来,松散的社会结构,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们对“灵魂”的理解,就是这么瘸着腿上路的。死亡的不可控,让远古智人对鬼魂产生了盲目崇拜。他们认为,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灵魂的灭绝,人类可以有许多办法使其重生。因此大批“灵魂崇拜”的证据——祭祀场所,就这样几乎同时出现在了世界各地。
5、比如距今5万年前的伊拉克北部,沙尼达尔洞穴遗址中就被发现有用花装饰死者的痕迹;4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工具、武器、衣物及兽牙、穿孔小石珠等装饰品,被按规律放在死者身旁;而同时期的法国圣沙拜尔遗址,也发现了丧葬会餐的证据,一具男性尸骨旁被放置了加工过的燧石、野生牛骨和驯鹿……。显然,这些都是希望死者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享用的。
国外玩通灵游戏怎么玩
1、这个时期,“灵魂体”还是人类理解超自然世界的中流砥柱,是要被供上神坛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喊打喊杀闹着“捉鬼”。真正开始“捉鬼”,是在原始社会最后的岁月。
2、人类对“灵魂”的思考,终于提升了一个等级。不仅希望知道灵魂“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还渴望通过非自然力量与天地、趋势产生对话,以此预知甚至左右未来。这时出现了能够经由祭祀或象征仪式去与超自然沟通并改变他人命运的人——巫师。
3、有了能与“鬼魂”产生交集的人,“捉鬼”的需求也就翩然而至。在东方,巫师一开始都是由社会的高层领导来担任的,比如酋长或贵族,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有了文字、货币等社会体系之后,巫师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爆发“巫蛊之祸”之后,巫师们在政治上慢慢没什么前途了,只能开展新业务,比如在民间大搞迷信,将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为鬼怪作祟。
4、他们中的一部分专注于主营业务——驱鬼。认为要驱逐鬼怪先要吓唬住他们,因此戴上青面獠牙的面具,配备上猪血狗血之类从动物身上取的道具,反正就是无处不体现出恐怖而凶残的原始力量。比如中国神话中的“捉鬼小能手”钟馗,据说就长的十分丑陋,粉丝供奉的年画和“手办”上,也是凶神恶煞。他捉鬼全凭感觉,能靠一双眼睛识别出作恶多端的鬼,把它们捉住并吃到肚子里,那些鬼就会永不超生。
5、而现实中的巫师,驱鬼则往往有着异常神秘复杂的仪式。比如萨满,要在七星斗前拜请,据说神会从七星斗下来附在萨满身上,此时萨满作昏迷状,并开始以各种神的形态进行表演。有些萨满在跳神驱鬼时,还会卖弄“法术”,如赤脚在炭火或钢刀上行走。还有一部分比较有职业敏感性的巫师,把握到了统治阶层追求长生和神仙极乐的需求,从而转型成了比较有文化素养和技术专长的方士。